
近日,2025年度上海市档案科技研究成果奖正式公示,上海市静安区档案馆和我公司共同承担的科研课题《AI+档案开放审核关键技术研究及实践应用》从众多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这一奖项标志着我公司在智慧档案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获得权威认可,也开启了档案开放审核“AI”时代,为档案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
档案开放审核是档案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推动档案资源社会共享的关键环节。传统审核方式主要依赖人工逐件审核,存在效率低下、标准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等痛点。随着馆藏档案数量持续增加和《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办法》明确提出“缩短开放期限”,人工审核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档案开放工作的需要。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档案开放审核系统,实现档案智能化处理,成为档案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上海市静安区档案馆联合我公司申报科研课题《AI+档案开放审核关键技术研究及实践应用》,并于2024年11月通过国家档案局科技信息化司组织的验收。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课题提高了档案开放审核的准确性,有效提升了档案开放审核的效率和质量,形成的档案知识库与构建方式对各档案馆档案开放审核有较高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该课题基于规则模型和样本模型二者的优点,创新性地构建了双驱动AI智能审核模型,规则模型重点关注原因、给出分析,样本模型重点关注鉴定结果准确率。通过两个相互补充的驱动力共同推动档案开放审核的效率和准确性的提升。同时该审核模型是自主成长型AI审核模型,可将人工复审的结果、原因等继续提供给AI进行学习,不断完善双驱动智能审核模型,实现模型的自主成长。
课题推进过程中,依托双方在档案管理、人工智能、数据安全等领域的专业优势,通过研究开放审核关键技术,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一)建立了系列模型用于辅助档案开放审核
根据 AI 档案开放审核的业务流程和技术路径,课题组重点对 OCR 识别、档案密件识别、档案内容分析处理、AI 档案开放审核展开研究,基于现有的成熟技术并对其进行微调的基础上,建立了档案密件识别模型、档案内容分析处理模型、双驱动 AI 智能审核模型。双驱动 AI 智能审核模型基于规则模型驱动和样本模型驱动开展档案开放审核,给出开放审核结果、原因分析等。
(二)梳理了档案开放审核知识库
梳理开放审核的规则对规则模型的建立非常关键。以静安开放审核标准为依据,结合有 30 多年开放审核经验的资深工作人员的“隐性知识”,分别建设了开放审核敏感词(句型)、开放审核样本库、密件标识库、知识推理库等知识库,为档案AI审核建立提供了核心的数据与模型体系。
(三)搭建了档案开放智慧审核系统
档案开放智慧审核系统是开展档案开放审核的支撑工具。以双驱动 AI 智能审核模型为基础,通过对档案开放审核流程的梳理, 融合OCR识别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大语言模型等,搭建了档案开放智慧审核系统,提供审核数据导入、审核方案配置、AI 智能审核、审核结果分析等功能,可对审核结果、审核依据等进行直观展示,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审核结果质检。
课题验收后,课题组积极吸收与会专家的建议,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梳理出通用的模型和知识库。不仅如此,我公司紧跟技术前沿,引入了新的DeepSeek大模型。充分利用待开放审核的数据,开展深入分析与精准提炼,力求进一步提升审核的精准度,为档案开放审核工作注入更强大的技术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课题推进过程中,我公司还积极推动研究成果的落地应用与广泛推广,将这套先进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上海市普陀区档案馆、云南省昆明市档案馆、四川省遂宁市档案馆等多家综合档案馆,有效助力档案开放工作朝着规范化、智能化的方向稳步迈进。该成果不仅适用于综合档案馆,也可广泛应用于电力、金融、人事等多个领域,为档案数据管理带来根本性的改变,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
此次获奖标志着我公司在智慧档案领域的技术实力和行业影响力再上新台阶。我公司作为智慧档案信息和安全管理服务商,将始终秉持“引领智慧档案新发展 构筑档案安全新防线”的使命,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档案工作的深度融合,为新时代档案事业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力量。